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1

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透视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1-27 17: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现今中小学校外的教育机构数不胜数?为什么家教行业长盛不衰?这种现象,反照出我们目前的中小学的教育存在很大缺失。
多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基本上是按同一学龄段的学生分年级、分班级集体授课,这种教学形式,在师资紧缺的年代,对普及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师范毕业的大学生难以计数,可他们真正能够谋得教师这一职位的却是很难,许多人只好望洋兴叹,抛却自己所学的专业,违心地去从事别的行业的工作。
每个中小学校的敎师都是有编制的,已经毕业和刚刚毕业的师范生与退休教师人数远远不成比例,这也难怪师范生会面临十分尴尬的就业境地。
也许是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预算不足的缘故,定编定岗便成了最好的办法,可是,难以置信的是,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在教学时怎么才能做到面向全体,而不忽视每一个学生?据我从教三十多年的经验,这是很难做到的,除非是神人。
人们一直倡导教育教学改革,呼唤素质教育,口号喊得很响,任何校园里都有醒目标语昭示于人,都在竭力宣扬自己改革的办学理念。其实,雷声大雨点小,课堂还是被教师把持着,教师铁打的营盘是很难撼动的,学生一如既往地还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遵循统一路线的逐波逐流的兵而已。不要从表面看什么法什么法的,其实都是花架子。
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毕业了,我们不禁要问,他们在学校到底学到了什么?他们在接受了素质教育之后,素质到底高到了哪里?我们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达到了吗?我们不能不持怀疑的态度。
不可否认,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逐步提升,人们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视为圭臬,然而,理念有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师并不多,一来是教师的积习难改,二来是怕改革会有风险,他们已经陷入传统教育和升学教育的泥坑难以自拔,照样是一往无前不遗余力地发挥着他们的主导作用,无论是课程的设置,教学的任务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由老师说了算,由不得学生。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引路人自喻自誉。出于礼貌,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就是违反规定,违犯纪律,被视为轻视或蔑视老师的行为。
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虽然不乏敢于和老师叫板而另寻出路的人,但很难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赞费。虽然嘴上提倡让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但是从来不会去认真落实,担心这样下去会完不成教学认务,担心学生不能取得好成绩。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可是,在目前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达到和谐统一,很难并行不悖。
所有教师和家长不是不知道素质教育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好处,但大家在学生升学就业面前都抱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其中原因很简单,作为教师,学校管理在考核他们时,表面上是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而真正放在眼里的却是“绩”,是升学率。有了升学率就有了一切,即使其它方面不太好,也能一俊遮百丑。升学率是提高知名度的法宝,是获得利益保障的抓手,是耀人的可靠资本。作为家长,认识很简纯,孩子考不上好学校,将来就没有好工作,尽管好多方面还不健全,可眼下也顾不了许多,把孩子升学就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的好恶取舍成了学校教育的风向标,培优成了学校教师最重要的选择。虽然改革风起云涌,改革方案层出不穷,虽然教师也参与其中,但却是被动的,并无多大热情,总是持怀疑的态度。
功利性的教育教学主宰着教师,也左右着家长。正因为这一点,方有本文开头所的怪象,学生课内的损失课外找,校内的不足校外补。尽管教师羞于启齿,尽答家长不堪重负,但大家仍是乐此不疲。
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不是没有,且待下文笔者讲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5-3-22 0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7 00:50 , Processed in 0.1664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