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3|回复: 2

北京市小学入学扫盲贴(转)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1 15: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北京入学须知

第一节 北京目前入学形势

在通读本书之前,先跟各位家长聊聊目前北京人学形势,希望各位在了解之后,能有基本的心理准备和预期建设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近几年北京新生儿统计表



北京新生儿统计表

上面的数据统计的是每年一整年的纯新生数据,可以看到2012年-2014年的逐步增长后,2015年的新生儿有明显降低,不过2016年与2017年又是一个数量上的爆发。
看到这里,明年入学的家长可能会松了一口气,入学人数看起来少了不少,但其实不是。表中的数据是从年初到年末的数据,而我们的入学年龄要求是入学当年的8月31日之前年满6周岁。所以羊年入学是包含马年剩余的一部分孩子,这样算起来,其实明年的入学人数不会比今年少很多。
随着人学人数逐渐增多,部分热门学区在学位有限的情况下势必面临着学位不足的情况。以前面临这种情况,学校通常会通过顺位与调剂的方式进行调控招生。到了现在,各区为了更加公平入学,缓解入学压力,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六年一学位、多校划片、学区派位等。
影响最大的就是六年一学位和多校划片,这些新政策具体的内容和执行方式后面会有具体的章节详细介绍。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出了这些政策后对于家长们的影响,首先是政策增加增加六年一学位的要求后,如果不满足要求,京籍的家长可能面临调剂或者多校划片,但是非京籍的话如果不满足,很可能就不能上学了,租房找合适的学位难,万一房东临时反悔更难。
多校划片是从以前的一个地址对应一个学校变成了一个地址对应多个学校,这就导致了拥有部分热门学区以及学校学区房的孩子也未必能上对口学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区房的力量。
除了这些热门的新政,部分区对于材料准备的严格程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比如海淀东城非京的工作和居住时间都有一定的延长,比如京籍对于空挂等情况加强了审查力度。
人学孩子人数的剧增会导致一些学校或者学区学位不充足的状况,据小道消息,海淀去年与东城今年都缺口几千个学位,这也说明了有一些孩子是可能会被卡下来的。家长们看到这不要感到特别的焦虑,因为只要你能够按照要求准备好材料、满足基本的人学要求并且通过入学审核,就能够在北京人学。
简单总结目前北京的人学形势:随着人数的增长,导致部分学区和学校学位紧张,为了保证更加公平的人学,教委陆续出台新政,增强审核力度,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一定要提前了解政策要求,做好幼小衔接。

第二节 入学前三必备

在了解了目前的人学形势之后就要开始全面着手开展入学准备了,这里小也在经历了几年的幼升小后,给大家总结了比较重要的三方面。
1.政策、学校了解准备
人学前对于政策和学校的了解是家长必做的功课。而且建议家长们能够有一定量的时间去提前了解,每年的入学政策都是入学当年4月份才发布,而5月份入学工作就已经启动了,所以临时再看再准备肯定是来不及的。包括对于学区的选择,入学材料的准备都是.需要提前一定的时间的。到这有的家长就会问了,那该怎么办?其实每年的政策要求不会变化特别大,如果有变动也会提前,比如海淀和东城,所以,我们至少可以根据本区前一年或者前两年的政策进行准备。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我是先了解学校还是先了解政策呢?
这里建议您一起了解,虽然前期会比较复杂难懂,很容易让家长看着看着就凌乱了,但是坚持一下,先明确两点:1、我想要给孩子什么样的学校环境?2、我能给到什么样的学校?
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以及自身的具体条件,看都能满足哪些,然后再选择学校就容易了。
如果提前准备的时间够长,择校的空间就更大了。
关于政策的细则,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进行重点介绍。这里简单的跟大家说下,政策和学校中我们分别需要重点关注哪几点。
(1)政策
入学条件:根据政策原文分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种人学,近几年看到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持有《工作居住证》的按京籍对待的家长和非京籍。
人学流程:具体的审核时间节点,这是所有家长都需要注意。公办校、民办校、寄宿等不同学校的人学报名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审核材料要求:京籍比较简单,一般只看户口或者父母房产,有一个即可,京籍无房跨区的情况视各区政策准备材料。京籍无房跨区与其他情况入学都要明确自己审核要求中的材料清单、时间要求节点和提交时间。
(2)学校
考虑学校时一般要结合学校的校风、教育理念、设施情况、教学特色、以及未来的升学通路来综合考虑。网络上流传的所谓的学校排名都是非官方的,家长们仅做参考即可,不要当做唯一参考依据。
其次还有一个方法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学校,就是找往年的在读家长进行了解。小学六年难免有一定的变化,所以尽量找在读的家长了解,这样获得的信息会比较新,比较全面一点。
2.心态准备
心态上的准备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的。
一般来说家长在整个幼升小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更何况本来在已经很难的情况下,部分机构还总是制造焦虑,家长的心态更容易崩。而一旦家长的焦虑情爆发,传递给孩子与家庭,是可能会对孩子的心态造成不良影响的。近两年碰到过一些这样的例子。虽然大部分结果都是很好的,孩子很懂事,但是家长们还是需要提前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对于孩子来讲,人学前同样需要一定的调整,专注力、适应能力、集体意识都需要家长有意识的培养。之前在我们的家长群里说到过这个话题,但是部分爸爸不以为然,觉得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自动就会过渡了,遭到了群里妈妈们的批评。希望无论爸爸妈妈都要提前重视起来,孩子从幼儿园一个被细心照顾、比较自由散漫的状态过渡到一年级独立的集体生活其实心理上也是需要有一定衔接过渡的。
3.幼小衔接准备
幼小衔接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过程的衔接准备,只不过在学前班受到一定的约束后改名为了幼小衔接班。
幼小衔接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有直接送到全日制学前班的,有上幼儿园大班然后报课外班的、还有完全家长自己对孩子进行衔接培养的。
家长们在选择的时候,不用盲目的跟风,可以根据自身孩子的适应能力、独立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知识的培养,也建议多以培养各方面能力为准,比如逻辑思维、阅读能力、专注力等方面。全面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第二章 政策介绍

第一节 必看政策导读

每年四月份各区出政策之前,都会先出一份给到各区教委的义务教育入学指导意见文件,其中包含了工作原则、工作要求与入学条件等内容。
简单的给大家说一下,下面是2020年幼升小的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政府行为予以保障。
(二)坚持区级为主,组织实施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
(三)坚持免试、就近,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四)坚持平稳有序、严格规范,通过巩固成果,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努力保障入学机会均等。
以上的内容是今年市级政策中的工作原则,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尽力的保障每一个满足人学条件的孩子能够在北京有学上。
第三条中的“免试”今年执行的力度比较大,公办小学正常是没有入学考试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当然有的公办小学在往年人学前可能会有一些简单的测试,家长一般都会疑惑这个是否影响分班甚至是入学?一般来讲不会的,就是老师对孩子进行简单的了解。往年一般会有人学前测试的多属于民办校,近两年在官方的要求下也逐渐变为了活动等方式。到了今年各区更是直接执行了民办、寄宿学校摇号入学的政策。这也将免试人学执行的更加彻底。
目前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推进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问到,是不是多校划片的话就会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其实不是的,除了比较少数的极个别周围真的没有学位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分配到特别远的地方上,所以家长们不用特别担心这一点,就近入学依旧是我们入学的工作原则之一。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在工作要求中近两年新增的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内容。
一、公办寄宿招生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对招生范围、招生名额、招生方式、录取名单进行公示。
往年公办寄宿有自主招生的空间,2020年更改为了电脑随机摇号录取,今年通过各个区的官网进行报名。
今年的政策要求出台以后,朝阳原有的大部分寄宿招生都取消了,这个可以参考2020年的朝阳区教育考试中心官网的文件。而取消了寄宿招生的学校都是按照公办划片进行招生。
公办寄宿的招生范围一般都是本区内,比如朝阳的公办寄宿招满足朝阳入学条件的孩子。
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今年开始,民办由所属区教委统一管理,与公办双同步。政策刚出的时候,家长们经常会问,会同时报名吗?那到时候如果民办没录上怎么办?从今年的执行来看,公民虽然同时开始报名,同时开始招生,但还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简单介绍一下整体的招生顺序,4月份政策出台,5月份信息采集审核同时学校招生活动开启。5月末到6月初,第一轮的公办寄宿以及民办校招生开始,等到这两种招生结束后,六月中旬开始公办划片入学招生。所以民办与公办招生时间上是错开的。
但是今年变化比较大同时也是家长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点是,以前如果被民办录取了,是可以选择放弃的,所以很多家长会抱着试试的心态,从今年开始,就不能随便放弃了,所以家长们在报名之前一定考虑好,是不是真的想要孩子上民办校。
三、严禁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冬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
这个大家应该比较好理解,简单了解一下就行,往年部分民办校会举办开放日、冬令营等活动,从2020年开始就很少了。
对于政策来讲,整体上入学信息采集审核的要求是逐渐提高的,审核过程也相对严谨了很多。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可参考第一章入学年份对应人口的分析),招生压力是提升的,所以为了能够让入学和招生达到一个平衡,人学的要求就会逐年严格。在未来,哪怕某一年孩子比较少,也不大可能政策会突然放松,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接下来的章节就是针对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五城区的政策进行介绍,我会把政策中需要我们了解的内容直接摘出来,所以建议家长们都看一看。
在看各区政策之前还需要看一下近年的热门政策,比如六年一学位、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民办摇号等介绍。新政与你所要去的本区政策结合看会更加全面一些。

第二节 近年新热门政策介绍·

2.1六年一学位
六年一学位是近几年来围绕家长比较多的一个政策,也是家长们很容易搞不清楚或者忽略的一个政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六年一学位。原则上来讲,六年一学位是指同一个地址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学位,东城比较特殊,提出的是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单校划片学位。那么部分九年一贯学校怎么算呢?如果是九年一贯学校就是九年一轮回,九年内提供一个学位。
什么样的情况不受六年一学位的控制呢?
答:符合国家的生育政策。也就是说同一父母的孩子。其他情况比如堂兄妹,表兄弟均不符合六年一学位的要求。
有的家长会问,那房子是四老的也不行吗?这种是不行的,谁先上谁有优势。
以下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六年一学位的具体执行情况。
1、不满足六年一学位会怎样?
如果京籍不满足六年一学位的要求,会被调剂或者是参与多校划片。如果是非京籍会不满足入学要求,无法完成信息采集审核。各个区的严格程度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看第三点。
2、怎样知道是否满足六年一学位?
通州是有官网可以查询,其他区还需要到街道办或者教委进行咨询。街道办一般不到4、5月份不给查,建议家长如果有需求的可以去磨一磨。
如果是买房的家长,特别注意了,买房前一定要跟原房东多沟通学位是否还在,不要一味的通过中介沟通。
3、各区的执行严格程度
各区执行力度是不一样的,东城是六年内提供一个单校划片学位,非京籍今年基本都是多校划片,所以不占用单校划片学位。海淀要求就相对严格很多,无论是京籍还是非京籍,有房还是租房,都需要满足六年一学位的要求,西城还没有开始执行,可以先参考海淀进行准备,以防万一。
4、房东临时反悔不让用学位怎么办? 11
租房的家长看这里,小也每年都能碰到几个这样的案例。本来提前说好了,结果到三、四月份房东反悔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换房,换房的话还不能出原有街道所管辖范围。
一般来说在租房之前,就要沟通好,可以通过协议,学位费等方式确保能用,除此之外,至少提前两个月左右与房东再次确认是否能用,如果不能用可以及时换房。
换房还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已经到了审核的要求范围内,那么要在同街道进行换房才行,如果跨街道或者跨区,时间上按照新的算起,可能会导致不够哦~
以上就是六年一学位相关的问题。

2.2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
本小节我们主要说说多校划片与单校划片的相关问题,为我们入学家长择校方面带来一些风险预警。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单校划片?
一个地址只对应一个学校叫做单校划片入学。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在划片范围内呢?每年5月末6月初各个公办学校都会发布招生简章,招生简章中会明确标注学校招收的范围。民办校跟公办校是有一定区别的,民办校没有划片范围,但是现在有些区主张优先招收自已区内的学生。
那什么是多校划片?
由原来的一个地址对应一个学校变成了一个地址对应多个学校就是多校划片入学。一般多校划片中包含的学校会在学区内或者是相邻学区中。就近入学还是我们人学原则之一的。
目前来看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都在执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人学。
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这几个区的执行方式和这几年的执行力度。
东城: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海淀: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东城和海淀的多校划片方式还是比较像的,主要看的是房本上的时间。以前会有把四老房过户或者赠与的,如果是新的房本有新的时间,就会按照新的时间算起,那就会算在多校划片时间之内,顺位反而靠后,所以这种情况建议不动。
是否多校划片,除了教委的要求外,主要执行还是要看学校的学位情况,如果学校学位充足,可能不会充分执行这个政策,所以每年的情况可能都不一样,特别是买房的家长,要有一定的风险承担意识。一般建议家长提前咨询教委或是学校的招生办来了解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用以帮助判断。
西城:2020年7月31日之后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将全部多校划片。
小也哈个人理解,西城更加针对的是户口,如果是一直在西城的没有影响,但是如果是从其他区后挪过来的,才会采取多校划片。不过还是要根据政策当年的执行为准。
丰台:符合学校单校划片入学条件,但未选择单校划片入学的儿童,可选择多校划片派位入学。
未确定单一对应学校(含本区集体户口按户籍地入学)的儿童,参加多校划片派位人学。
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儿童、其他非本市户籍儿童,按照区教委已经划定的小学入学片区上网填报志愿,参加多校划片派位入学。
丰台的多校划片对于京籍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的,如果不想上对口小学,可以选择参与多校,在这里多提一句,因为丰台非京直接是教委摇号,所以不占用六年一学位的。
朝阳: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户口及父母房产对应多所学校或者租房的家庭,将按照多校划片派位入学。
朝阳比较看中房产,是否多校一个是看居住地是否是多校划片范围内,还有就是租房也是多校划片,朝阳跟其他区不同的一点是,如果你是朝阳区户口无房,但是在非户口所在地租房,也可以按照租房地入学,只不过这种也是多校划片,热门学区的话也未必排得上。
面对目前多校划片的执行,很多家长其实处于迷茫和焦虑的状态,政策的变化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建议家长们稳定心态,多去咨询学校与教委往年的招生情况来评估未来可能的情况。同时要有一定的风险承担意识,万一真的多校划片,至少都能接受。不过也不用太过恐慌会不会给孩子派到非常远的地方,其实目前执行多校划片时家长还是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的。


2.3民办、寄宿摇号入学
民办校和寄宿学校的招生方式今年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往年的时候是学校自主决定招生方式,招生计划和名额通过教委审核即可。几年之前大热门民办校和寄宿学校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入学,这也为了不少家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择校空间。外区的家长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跨区入学。
从去年开始人学方式就有了一定的改变,之前是不提倡点招,所以学校会通过冬令营、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进行招生,一般这些活动会在11月份一直到5月份陆续的进行,经过官方的限制以后,活动逐渐减少,2019年的时候已经只有4、5月份有部分活动了。到了今年,直接变成了摇号。
简单说一下今年民办校和寄宿的入学情况。今年相比之前比较大的争议点是公民同招的这个问题,公办校民办校同时招生的话,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录取和人学。其实所谓的公民同招是指同时开启招生工作和录取工作。公办寄宿也是属于公办校里,与往年一样,公办寄宿和民办校是同时开始招生工作的,今年政策中也给出了明确的时间点,是在六月初进行,六月上旬知道录取结果。正常公办校的招生及录取是在六月中及以后,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
除了公民同招的问题,还有一点另今年家长猝不及防的就是摇号入学。今年学校会把摇号的数量计划和方式通过官方公布出来,可以看出来每个学校的名额对比招生计划其实是少了很多的。如果是通过摇号入学的家长们,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各区官网报名即可。
那么少了名额学校从哪里招生呢?部分学校都会有自己的衔接班,比如北外附校的预科班,学校自己的幼儿园、成长营、学前班等自己的预备军。据我所知,今年学校的部分名额就是从自己的这些班直升上来的。不过也咨询过学校老师,明年还会不会这样直升就不一定了。
今年对于录取还增加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如果是通过寄宿报名,就一定要寄宿。民办校的录取也增加了要求,以前是如果报名了多所民办校,录取后可以选择放弃,然后回到公办,今年部分区开始要求报名的数量,以及录取后必须选择一个,不能随意放弃。所以明年及以后的家长们要注意了,除非你能接受你报名的所有学校,不然不要抱着试试的态度了。
第三节  重点注意

家访
首先了解下什么家访?
家访是由学校、派出所、街道办或者居委会成员三方到符合入学要求的适龄儿童家里进行访问。主要用来核实是否满足实际居住。
家访的时间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会不一样的,一般集中于6月份进行,不过也有比较特殊的,像人大附小,可能就会提前打电话询问房户一致且满足四年以上的。
是否家访是由学校决定,而且不是每个人都会访。所以想知道自己家是否会被家访其实建议问自己对口学校,或者街道,或者往届家长还是比较靠谱的。
然后就算是同一个学校不同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京籍自有房产的几乎不家访,不过不排除突然抽查的情况。一般非京籍与租房等情况家访的可能性大一点。
家访前大部分会提前通知,一般会在工作日,到时候家长们要提前安排开时间和人等待上门。
上门后会看一下家庭摆置,问家庭成员一些问题。如果孩子在的话也会单独问孩子一些问题。主要围绕着是否常住,平时都去哪,都跟谁玩等一些列的问题。
有的比较严格的学校还会问一问周围的邻居。所以尽量保证实际居住是非常有必要的。
到这里一定会有家长想,我们以前都不家访所以不用在意吧。
据小也的了解的确有些要求比较松,但是也的确碰到了要求很严格的,被认定了没有实际居住从而影响正常人学。
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进两年对于实际居住的审核要求越来越高了,还是要做好一定的准备来应对未来风险的发生。
8.2顺位
什么是顺位?
学校在招生时候的录取顺序,就是所谓的顺位。
每个学校顺位的最终决定权是学校,所以除了东城是基本统一的情况,其他区多少都有不同的。
一般来讲,顺位可以大体分为三部分,京籍、按京籍对待、非京籍。
京籍的顺位优先于按京籍对待优于非京籍。但是也有极个别学校会比较特殊,优先看中房产情况。
京籍中根据不同的房户情况顺位也不同。
全市统一的一顺位就是适龄儿童父母为房主且为户主的情况,当然如果实施多校划片的话要看房本的时间是否在多校划片要求时间前,不在的话可能不算一顺位。
再往后的顺位不同区,不同学校有所不同。
有的学校是四老(适龄儿童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第二顺位,有的学校则是本市户籍有房的。
再往后则是四代、有户无房、空挂等其他京籍情况。在按京籍对待和非京籍中有房无房差距不大,除了个别特别看中房产的学校。
那么如何了解学校的顺位呢?
一般来说顺位的细则是很少公开的,少数学校会跟着招生简章发布,不过家长想要详细了解的话除了收集往年家长的信息外,还是比较建议直接咨询学校的招生办,得到的回复更加准确且中肯。
8.3 红线问题
每年在准备入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触及红线的问题发生,也是家长们特别容易忽略的问题。
我们拿材料审核中的几个点给大家举个例子。
1、居住证办理晚了几天但是我有房产可以入学吗?
往届总有家长办理居住证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有的地方会对有房产的宽容一些,所以导致家长会存在我就差几天应该没事的想法。但事实上我的确碰到过这种情况但不能顺利入学的案例。
2、往年这种情况能上,明年肯定能上吗?
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朝阳,因为政策中一般要求社保至少一方在朝阳,但是有房的话社保在京也能上。
关于这类红线问题,还是建议大家要满足政策原文的要求,因为未来政策审核是否会严格,是否会收紧都说不准。每年人学的审核要求都是当年才发放,所以我们提前满足要求,也是为了能够应对变化带来的风险。
8.4入学房产特殊情况
1、共有房产
共有房产分为两种情况:夫妻之间共有、适龄儿童父母与其他人共有。
房本上的名字如果是夫妻双方都有,算夫妻共有财产,家庭的独立房产。入学按照房户一致没有顺位影响。
但是如果是和其他人(包括四老)共有的话就说不准了,有的审核会按照独立房产来算,有的则会当成无房,所以这个还是要提前咨询一下所属学校。
2、离婚后房产入学怎么算?
离婚后如果孩子抚养权在房子所有权人手里,直接申请入学即可。但是如果房子在另一方手里,需要签订租赁合同。就算占用了一定的房产份额,也需要签订租赁合同才行。
第四节 各区官方咨询电话汇总

【东城区】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4222788
【西城区】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3542149/66151858
【朝阳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85967525
【海淀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本市62884772/62819952|非本市82557630/62819680
【丰台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3813947/63840705
【石景山区】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8865825/68874948
【门头沟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840444
2 【房山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18500785053
划片:18500785519
技术:18500785053
【通州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2512345
【顺义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1428301/69433656
【昌平区】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708814/69708824
【大兴区】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259542/69238820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平谷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961893
【怀柔区】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69621036/69625110
【密云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041914/69042660-278
【延庆区】
小学人学咨询电话:69102029



1遵守作息时间
21独立从附近500米的距离走回家
22掌握基本交通常识,比如红灯停,靠右同行,如何过马路
23至少练习一种运动,比如篮球,足球,跳绳,游泳
24使用礼貌用语
25有集体感,能帮助他人
第三章 未来升学同路第一节 从小升初来看

从幼升小到小升初整整要横跨六年时间,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往往幼升小家长咨询我小升初问题时,我都会开头说一句,六年时间的政策变化真的没法说准,所以我给大家要说的也主要结合了当前小升初一些政策变化,至于真到六年后您那会,也许又是一个新的局面了,所以大家权当看看提前了解吧。
北京小升初和幼升小都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内,义务教育讲究教育机会公平且均衡,因此幼升小大部分都依靠房产进行划片对口小学入学,但牛小普小的概念存在就一定会有学区房概念,因此今年也在将原来的单校划片逐渐改为多校。幼升小如此,小升初也是一样,能够靠考试或者简历获取自主择校的机会近年在减少,但个别城区优质初中对比普校在水平和口碑上的差距仍然较大,恰逢初中这个青春期,因此北京的小升初成为了家长焦虑的集中点。
目前随着政策变化,北京小升初各城区派位均逐渐成为主流,东西两区基本已经可以理解为完全落实,朝海丰三区个别学校还存在一定机会,不断改革的小升初对幼升小影响可能会有很多细节的内容,我给大家主要说到三点内容。个人也认为这三点内容可能对大家长期参考有一定价值,并且幼升小阶段要尽量明确清楚。
第一点:关于小学直升这里的一利一弊
先说这一弊
很多家长幼升小阶段都会在小学选择上考虑到是否有直升初中关系这个要素,这个直升关系不会轻易取消,而且名额按照之前说的只会更多或者保持在一个最高点不变,但不会减少。但也因为这个政策导致了幼升小人口阶段一些热门的直升关系小学关注度过高,班额数几年内就迅速提升,如果按照之前的一定比例直升,很多初中因为还要对外招生,那么承载量是无法匹配的,因此,从今年开始东城区率先进行一定比例对口直升改革,定额派位入学随之映入眼帘,未来直升名额将会固定,不再按照比例直升,目前该政策虽然在东城实行,但据了解西城也要接下来改革,至于海淀朝阳等区会不会陆续跟进,现在说不好,但是我认为可能性比较大。
包括像朝阳区目前小升初的按照房产户口单校一对一划片初中政策,已经导致个别优质校初中体量过大,未来初中如果无法承接如此大规模的升学人口,无非就是两种办法,调整政策犹如对口直升改定额派位,再或者新开校区或承接普校变为其新校区后来承接。
所以大家在幼升小阶段考虑热门的对口直升,我个人建议不如去考虑热门的九年一贯
比如海淀育英学校小学部直升育英学校这种,今年育英学校已经完全不对外招生,小升初只收本校小学部毕业生,这种百分百直升看起来更稳定,当然如果选择这种,如果未来到了六年级届时还有优质校提供机会,您也希望择校,这点就不如一定比例直升自由度高,因为您九年一贯必须要直升。
再说这一利
利好的地方在于今年小升初民办自主招生权利的取消,部分具有小学部的民办校干脆初中招生以本部小学直升为主了,举例比如北外附校的小学部六年后小升初是可以有权利选择直升本部初中,据说今年其他一些民办也有,我没有完全确定先不点名,这个趋势已经出现,朝阳的人朝分今年甚至自己开了小学部捆绑未来自己的初中直升招生,学校为了控制生源,不让我们自己招,那么我们就自己从小学六年进行培养。
此趋势在幼升小阶段大家也能看到,海淀的人翠,上地实验,育英中学都相继开设了小学部,而且非常明确的告知招收的学生六年后全部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政策改革下的强制摇号逼得一些优质校不得不采取应对策略,就是把战线提前到小学进行生源培养,这对家长们来说孩子教育选择上更丰富了,选择了这些小学部,相信教育水平也不再单纯素质了,强度一定会和常规小学有所区别,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点,派位影响下的学校格局变化
目前的小升初政策调整后派位成为主流,最直接的结果影响就是,原来优质生源集中优质校的局面发生了变化,优质生源自主择校减少,更多也要进入到派位阶段,派位是无法操控的电脑摇号,最终导致优质生源流入了各类水平学校,从而也带动了一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发展和学习氛围提升,而以前的牛校失去了优质生源的光环,老师不得不调整教学策略,兼顾不同水平生源的教育教学,及时应对的影响较小,未及时调整的也出现了下滑严重的情况。
对幼升小家长们来说,目前您看到的各区初中校好坏口碑的情况,六年以后也许就是另一番情景,您如果说为了目前某个学区内好学校集中来规划某个小学,六年后学区内划片学校是否调整这个就先不说,这些学校的发展是否还是那么好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说,大家幼升小阶段我认为最好的如果预算不够,那么选个中等水平学区也并非不可行,学校再好孩子不愿意学习也没用,所以政策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孩子的自身能力提升。
第三点,跨区的影响
学籍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在小升初阶段来说,初中进入哪个城区的学校,未来高中很大几率也就是该城区的高中校,而且目前北京市各区教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东西海朝四区领先,但这四区里都会存在西海领先的局面,故而幼升小阶段选择哪个城区的小学获得该城区学籍,也同样影响着未来的小升初。
小升初的跨区,目前主要是两个渠道,一个是依靠政策,一个是依靠择校,择校这块开的口子越来越少,以往的民办校正在逐渐下降对外区给与的招生名额,今年就连一直可以面向全市招生的十一学校也调整到只面向海淀,所以择校这个口子只适合一些牛孩或者说运气好能够摇号进入跨区民办的孩子。另一个就是依靠政策,政策主要是通过房产和户口,大部分城区都要求孩子父母名下的实际房产,幼升小的挂靠四老房产在小升初没用。
小升初鼓励就近入学,跨区收紧一直在进行,建议幼升小家长们尽量能够在该阶段就明确您的学籍归属区,也避免后续的转学跨区等操作让您折腾买房搬家等繁琐事宜,也避免让孩子需要重新调整适应新的环境。
第二节 从中考来看

对于孩子即将步人小学的家长来说,我们的眼界不应局限于小学入学,应该长远考虑未来小升初、中考对于孩子的影响,以及学区选择。
从2021年中考开始,未来三年内北京中考实施全科都考,除必选科目外,其他科目成绩择优计入中考成绩并通过中考成绩进行录取。不但如此,中考还增加了实验成绩、英语听说成绩计人到中考分数当中。由此可见,等孩子到了初中以后,不再是“拼爹”、“拼房产”而更多的是拼孩子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等。同时,在中考录取时,只需要成绩优异即可录取到相应水平的高中。所以在幼升小阶段我们作为父母通过房产、户口、社保等给孩子打好入学基础的同时,也要考虑未来孩子更多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去学习,有好的成绩才有资本去选择更好的高中以及大学。
对于学区,中考阶段跨区相对更容易一些。东城、西城、海淀这三个城区之间不能互跨,其余城区都会或多或少获得一些跨区名额(具体名额请参考北京教育考试院当年下发的招生计划),通过中考成绩去争取其他城区更好的学校和教育资源,这些高中学校就不局限于民办校了。但是,要强调的一点是,对于学区的选择,还是要因人而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更利于孩子的长久发展。
近年中考政策变化的频率很快,但是亘古不变的是,未来初中以后更多的是看孩子的成绩去选择高中学校,同时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不管是到了高中还是未来进入社会,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才是他们终身的资本。

第四章 信息采集

第一节 什么是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审核是每年幼升小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几乎80%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通过信息采集审核而准备的。
信息采集审核是每年的5、6月份对入学前的人学条件及材料审核,通过后才有资格上小学且建立学籍。
信息采集通过不代表能够直接上小学,或者一定能上对口小学,后面还要通过小学的审核或者教委的统筹以后才能确定上哪一所小学。
这里比较常见的是关于民办校是否要进行信息采集的问。由于以前民办校的招生时间是在信息采集中间开始的,所以有很多家长怕信息采集影响了民办校报名,而延后了信息采集的时间。对于京籍来说,因为信息采集审核时间持续整个五月份,所以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其他情况来讲,审核材料的时间是固定的一个时间段,所以往年会出现因为错过审核时间而不能顺利入学的。目前比较热门的民办校也是需要能够建立学籍的。
第二节 信息采集流程

下面我们简单说一下信息采集的流程以及我们在期间需要准备的内容。
5月份之前需要关注各区的教委官方网站。
一般4月份的时候各区会陆续出台当年的升学政策。
信息采集审核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北京市义务教育人学服务平台”这个网站。因为大部分的流程都是要在这个网站上进行的。包括信息采集指南手册、学校介绍、各区级政策、人学流程等情况都会有。
5.1日: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人学政策宣传门户
一直到5月6号之前,家长们可以随意翻阅,但是无法开始注册并且信息采集。
5.6~5.31日:完成小学人学信息采集工作
各区不同情况需要根据各区的政策细则中的时间安排为准进行信息采集工作。
6.3~6.6日:民办小学、公办寄宿小学报名
慎重考虑报名,如果录取不能随意放弃。
6.9日: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学校电脑派位
公办划片入学之前可以查询录取结果。
6.13~6.21日;小学审核入学相关材料
公办划片入学报名工作正式全面启动,需要通过五月份的信息审核工作。学校可能会进一步的审核实际居住等情况,家长们要根据学校发的通知提前做好准备。
7月上旬:各小学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不同小学不同情况发放的时间不太一样,如果8月份之前还没有录取通知书,要及时找教委咨询情况。

第三节 信息采集中常见问题·

往年信息采集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搞错个人采集条件
比如属于按京籍对待审核,但是以为是非京籍,结果一个没有审核通过,一个错过了时间。
2、错过采集时间
往年有家长材料都准备好了,结果错过了采集时间,导致没有顺利入学。
3、部分材料信息不匹配
比如户口簿和派出所信息对不上的话,可能会影响审核进度,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找人工审核。
下面这个情况是今年特别多发生的问题,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参考这位家长的分享。
2020年幼升小入学信息采集显示“身份证及户籍信息待复核”的操作办法
5月9日更新:有家长告诉我,9号凌晨查询,系统自动通过了审核,所以之前有帖子说的3天自动更新是存在的。建议大家先查询系统是否通过。没通过再考虑发邮件的方式。
我的情况是,京籍,房户一致,2020年4月户口由昌平迁入海淀。5月6日填信息采集后,显示:身份证及户籍信息待复核。
论坛上说等三天系统升级会自动审核通过,我是急性子,查了过去一两年户口复核的帖子,所以决定不等系统升级直接发邮件人工审核。感谢好心家长阿米雷特的帮助。
我是5月7日下午4点半发邮件到yjrxsupport@bjedu.cn的,5月8日早上10点查询通过了,速度很快,目前信息采集表已打印。因为没有短信提醒,所以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间过的,只能我们自己勤查。
邮件的内容是:
对于户籍不匹配、姓名不匹配、库中无此号、孩子姓名含生僻字的问题处理流程如下
1、家长自行下载《户籍身份信息人工审核申请表》,填写完整。
2、提供全家户口本和身份证(孩子没有身份证可不提供)、户口本户主页、迁入迁出页、孩子出生证明扫描件(拍照也可以,但一定要保证拍摄的清晰度),和所填写的《户籍身份信息人工审核申请表》一起打成压缩包,用您自己的邮箱发送至审核邮箱 yjrxsupport@http://bjedu.cn,没有申请表不予处理。
需要注意:
1、邮件标题:孩子姓名+问题简述+具体提示(例如:王可迁户提示户籍不匹配、王可改名提示姓名不匹配等)
邮件正文内容写清楚:孩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不通过原因、户口本孩子页的登记日期;
2、所有证明材料压缩成一个压缩包发送,压缩大小尽量控制在5M以内,文件超过30M直接删除;
3、人工审核处理周期最长10个工作日,在此处理期间不要进行撤销录人等任何操作;
4、发送完成后,务必核实下自己是否发送成功,建议在自己邮箱的“已发送”或“收件箱”查看下,避免发送失败,被退信。
5、此邮箱是工作邮箱,不予回复;
6、5月31号只是系统采集注册的最后一天,6月网站继续正常开放,审核依旧正常进行,所以不必担心。

第五章 跨区入学

第一节 为什么要跨区

跨区人学同样是每年家长们非常关注的一点,而且在筹备跨区入学上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会比正常入学的少。
那么为什么会考虑到跨区呢?
根据年与家长们的沟通以及得到的反馈,总结主要有以下两点:
1、想要追求跟优质的学习资源与环境
从未来升学通路的整体资源及可选择性来说,部分区是比其他区更有优势的。在家庭整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们想要通过跨区的方式来给孩子提供一个比当下更优质的资源和环境。当然,如果您对自己对口小学满意,且对未来可能通路上的情况都有一定的规划,就不用考虑跨区了。
2、如通勤,工作变动等特殊原因
这种虽然有就是较少见的了,一般是由于户籍、工作等变动,导致通勤等情况不方便,然后需要换到另一个地方,有时会比较突然。
不过大家也要看中,因为碰到很多种情况是,家长会觉得我为了孩子牺牲了居住,牺牲了通勤换到这个并不舒服的地方。这种情况和心态下很容易导致家庭整体的焦虑感提升,其实更不利于家庭和谐和孩子的未来培养。
一般提到跨区人学一般分为两种情况:跨学区入学与跨城区入学。
下面我将会把这两种情况分别给家长们说明一下。

     第二节 跨学区入学


什么是跨学区入学?
跨学区人学就是同城区内不同学区跨。
跨学区入学有以下儿种方式
换房置业:通过换房的方式可以达到换学区的目的。但是成本较大,需要提前至少半到一年开始考察实际情况是否合适
民办校:民办校目前摇号为主了,所以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不能保证百分百上。
需要注意的问题!
京籍租房除了朝阳外基本不能根据租房地在所属区跨学区人学。
第三节 跨城区入学

什么是跨城区入学?
就是从一个城区要到另一个区入学,方法虽然多一个,但是相对来说操作还是挺难的。
跨城区入学有以下儿种方式:
换房置业:通过换房的方式可以达到换城区的目的。但是成本较大,需要提前至少半年到一年开始考察实际情况是否合适。
换城区的时候还特别注意政策要求的变化。
民办校:民办校目前摇号为主了,所以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不能保证百分百上。而且民办校目前给外区的名额有限,风险增加,所以家长们还是要做好保底准备。
京籍无房跨区入学:本市户籍全市无房在目标区工作并单独连续承租三年,也可以申请在目标区上学。
决定是否跨区一定要考虑好个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是否允许,综合风险和成本,理智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9-21 1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我的社保是从2018-05月为第一个月至2023-05月满5年连续社保,可以买房了,23年9月份小学入学,来不及小学入学报名是吧?2017-03---2018-03月是连续社保。缺2018-04这个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2-9-21 15: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租房入学吧,后期可以买房转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7 03:26 , Processed in 0.1007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