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复: 1

焦虑的家长,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1-30 1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首都教育 今天
作者 邹平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 园长 北京市特级教师 国内知名学前教育专家


“家长为什么会焦虑?
我觉得用两个字来说,一个是‘’,很多家长会想人家孩子都报了课外班,我的孩子怎么能不去报呢;人家孩子会了,我的孩子不会怎么办呢?
还有一种呢就是‘’,怕自己的孩子学习跟不上,学不会,担心孩子的未来……
其实我认为:一个孩子要是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家长应该在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当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放手,放心和孩子一起长大。”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各位宝宝是怎么度过的呢?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辛苦”的一代。
幸福来自于吃喝用度、出行旅游、游戏漫画,想要的总是很容易就能得到。
但他们又是倍感“压力”的一代,他们的童年无时无刻不被提高班、兴趣班所霸占……
前阵子,网上有一个小姑娘的感慨让人又好笑,又心酸:
“我不舍得(幼儿园)毕业……我不能像以前一样快乐了。”


是什么让这位小姑娘哭的无法自拔?
为什么孩子会认为,上学注定是一件不快乐的事?
这其中,家长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而家长的付出与辛酸,又有谁能理解、体谅?
对此,我们请来了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园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国内知名学前教育专家邹平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若有启发,欢迎转发


1
不是孩子输不起 而是父母害怕输
有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相对较多的地区,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
虽然如此,但家长们却依然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因为我们害怕孩子成绩没别人家的孩子好,才艺没别人家的孩子多……未来会输。
所以本着让孩子有个“光明的前程”,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也心疼自己的孩子,但又似乎无能为力……
但明明是孩子上学,可为什么我们家长这么焦虑,这么害怕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可叹
“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补习班,我可不能让我的孩子落后!”
本着“一步错,步步错的”心态,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一步都不能落下”!
于是决定,让孩子什么都提前学,别人家孩子不学的,我学!别人家孩子学的,我更得学。
“给孩子花钱,我不在乎,为孩子,一切都值得!”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让他们时刻有紧迫感,生怕自己孩子跟不上,不断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生怕落后。
不自信的家长 最可怜
视频中,邹平园长提到,求知抢跑、过度学习、填鸭式教学,都是家长不懂幼教规律的表现。
他们对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手足无措,害怕因为自己不辅导,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的怕自己辅导不当,所以直接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提高班。
他们不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也不知道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其实,很多家长因为自己不懂教育规律,从而导致他们对自己辅导能力不自信,所以容易产生焦虑。


家长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最可悲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适应、学校环境适应、学习生活适应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深怀疑虑,害怕孩子在学校无所适从。
所以,在这种焦虑心理的作梗下,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地加任务、加压力,甚至造成儿童精神压力过大,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让自己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疯狂的舆论宣传 最讨厌
“xx机构说,隔壁小区那个上重点小学的孩子就是在这补习的,上了小学每次考试都第一!”
利益会促使一些教育机构(包括一些无良的媒体),大肆加快舆论的宣传,给家长营造出一种“不学就落后,必须要抢跑”的心态。
新闻截屏
这样夸大其词的宣传会让家长的内心惶恐,倍感焦虑,于是纷纷急切的把孩子送到幼小衔接班,或者是各种机构的各种辅导班。
但他们不知道,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将给孩子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
你的焦虑 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
马东曾和许知远聊天,说如今走在北京的街上,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是那么的不一样。而许知远回答到,但又那么一样。
这种“一样”的表情,就是每个人仿佛都一样的焦虑。
但各位家长,你们知道吗?
你的焦虑,其实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你们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
正是这种焦虑,让无数家长和孩子都处于连轴转的水深火热中。
“那帮IT工程师9·9·6(每天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算什么?为了孩子,我全·年·无·休!”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种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很有可能会废掉我们的孩子。


家长要明白:好的习惯 才是未来致胜的法宝
视频中邹园长提到了“三年级现象”这样一个例子。
为什么提前学了小学知识的孩子,到了三年级往往不如那些没有学过的孩子呢?
这是因为,相比较那些没有过度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那些提前学习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对较高,刚入学时,对新授课程毫无压力,倍感轻松。
所以他们自以为很聪明,老师讲的知识自己都学会了,从而就导致他们不再认真听课,不再专注思考,长此以往养成了不专心的坏习惯,造成“先发劣势”的各种弊端。


千万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那还有一些孩子,我们让他在幼儿园,就提前学习了小学的知识。
可由于此时他们自身的认知和理解水平还不够,不能达到小学的水平,从而会在学习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对知识难以消化。
长期的挫败感,可能会让孩子有误认为“我什么也干不好”的心理,这会给孩子的自信心带来非常大的打击,甚至会对学习、接触新事物产生抵触,和逃避的情绪。
最致命: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没有专注力的人,学习,是学不好的!
一是听觉注意力。
如果提前学了小学知识,孩子在上课时常常会分心走神。
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课,孩子听不进去,就开始东张西望、搞小动作了,那这样的孩子上课的听讲效率一定是很差的。他都没有把知识听到,更谈不上记住了。
二是视觉注意力。
我们经常说到的粗心马虎现象。有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态度的问题,实际上,粗心马虎多数是孩子能力的问题。如果孩子粗心马虎的现象一直存在,就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提高这个能力,不然对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可想而知。
另一个就是不爱写作业、不爱写字、塑形能力差、做事情磨磨蹭蹭没有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视觉注意力长期发展不足的话,还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理解能力上有很大困难。


没情商的孩子 未来不吃香
如果只重视知识的提前灌输,那孩子在自信乐观、抗挫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社会性发展上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比如,孩子在学校遇到一点不如意,就会发脾气,不开心。
他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相处,表达的行为和内心的需求是相反的,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长此以往,本来是想交朋友的,但却把小伙伴推得更远。


3
摆脱焦虑 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视频中邹园长讲了“四个水壶”的故事。
故事中有个小朋友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的时候他妈妈给他带了一个透明的水壶,然后他感觉他的水壶保温性不好,扣子也不好扣,容易弄湿课本。
于是他回家跟妈妈反映了这个问题,第二天他妈妈就给她换了一个带吸管的水壶。
但当他把第二个水壶带到学校时,小朋友们就说:诶呀,你怎么像小宝宝一样,这样像喝奶一样。
所以这个小孩他又觉得,我是一个大孩子,不能拿小宝宝的水壶。于是他又跟妈妈说,想换一个既保温,又不像小宝宝的水壶。
然后第三次妈妈给他拿了一个要拔盖子的水壶,既保温,又不像小朋友。
但他拿到学校时,大家又感觉用手拔盖子时,手上的细菌会沾到水壶上,从而会喝到嘴里去,影响身体。于是他跟妈妈说,还想换一个水壶。


这样第四次,他妈妈又给他带了一个水壶,同时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
然后这个妈妈就意识到,原来我们认为自带水壶是一件幼小衔接中的小事,但通过一次次的更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意识到其实孩子他能够自我解决问题。
他能够同小伙伴协助,互相讨论什么样的方法更好,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我们一直都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真正好的教育是什么?
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
想让孩子平稳度过“幼升小”,首先要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
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在家里吃喝拉撒睡,靠哭笑就有父母来服务。
而进了幼儿园,孩子就要懂得照顾自己,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识以及各种动作要领。
比如中班的小朋友要学会的生活能力有:会穿脱、折叠衣服,折叠被褥,会系鞋带,会用筷子,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拥有良好生活能力,是孩子平稳度过幼升小的前提。


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习惯更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阶段,孩子应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包括:作息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等。
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以及对新事物有探究的习惯。
这些都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帮助孩子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期,孩子会在身体、情绪、行为习惯、认知思维、同伴关系、自我表达等诸多方面获得发展,并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相应的心理品质。
比如,角色取替能力(我能猜测别人的想法)、同理心(我能感受你的感受)、合作(我可以和别人一起完成)、分享(我需要向别人敞开自己的世界)……
这些品质,是比学习任何具体的知识都要珍贵的。


培养学习兴趣
幼儿园里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
比如:孩子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颜色,知道红色加黄色变为绿色等等。孩子还可以在幼儿园通过对唱歌、跳舞的学习,懂得节奏感,这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也会有帮助……
孩子通过不断的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所以,培养学习兴趣,让孩子对知识有探索的精神和欲望,比填鸭式的教学更有意义。
掌握健康知识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会掌握许多健康知识,例如:如何玩滑梯、秋千、跷跷板等大型玩具,不碰危险物品,乘车及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勤洗手,预防病菌感染,记住家里的重要信息,学会自我保护等等。
牢记这些健康安全知识,能让孩子在幼升小阶段,更好地保护自己
同时,这些安全意识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升小”是每个人成长中都要经历的阶段,家长完全没必要视其为虎豹豺狼,生怕自己走弯路,输在起跑线上。
(而这些理念也一样适用于其他学龄段的孩子)
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来说,适当的幼小衔接是有必要的,但这种衔接更多的是心态上、行为习惯上的衔接。

这里有个小贴士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平稳度过幼小衔接,请牢记:
小贴士:
家庭教育“六个一”
2 June  2019

  • 第一:每天家里有小的聚会;
  • 第二:每周父母和孩子谈心一次;
  • 第三:每月陪孩子到商店一次;
  • 第四:每季度陪孩子旅游一次;
  • 第五:每学期要和老师深度交谈一次;
  • 第六:每年组织一次家庭的party,最好是在节假日或者生日时。
家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教育机构,先有家庭教育,后有学校教育,儿童在家庭生活里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幼儿园和学校的时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愿我们的孩子内心强大,无论未来遇到多少不如意,也要坚信自己终会灿烂绽放。
回复

举报

2

主题

9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3-27 09: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内容,路过为证。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10 09:46 , Processed in 0.412366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